目前使用的“博物館定義”,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只進行過微小的調整,已經不能充分的反映和表達博物館在21世紀面對的復雜狀況,以及博物館在當前的責任和承諾,或者它們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未來的愿景。——國際博協(xié)
2018年,對于正值200周年慶典的巴西國家博物館而言,本應該是慶祝歡樂的時刻。然而,當?shù)貢r間9月2日晚,這個巴西最古老、也最重要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卻突發(fā)大火,使得200 年間眾多珍貴的作品、研究和知識遭遇威脅,對歷史與文化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隨著科技的進步,外太空已經留下了越來越多人類活動的痕跡。研究人員已經開始想象建立一座遙控博物館以及未來的人們將如何參觀軌道上或月球上的展品了。
若近期到日本東京游玩,在上野公園目睹熙熙攘攘卻井然有序的長隊時,千萬別覺得大驚小怪。這并不是什么打折促銷活動,而是一場一票難求的西方經典繪畫大展正在上野之森美術館進行。展覽名為《與眾不同——維米爾與荷蘭藝術》,顧名思義,特展的主角自然是僅活了43歲,畢生活躍于小城代爾夫特的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風俗畫巨匠,約翰內斯·維米爾。
在“中新旅游年”臨近之際,新西蘭國家博物館13日在惠靈頓宣布,《秦始皇兵馬俑:永恒的守衛(wèi)》作為新西蘭國博跨年大展正式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