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雷士強,是一名攝影愛好者。我生活在浦東世博地區(qū),對于2010年自己家門口舉辦的上海世博會,我感到十分榮幸和自豪,非常享受世博會的精彩和樂趣。
《世博后灘印象》
上圖拍攝時間:2010年9月4日
下圖拍攝時間:2020年4月23日
地點:世博上鋼地區(qū)
記得在世博會建設時期,我們作為上鋼社區(qū)的世博志愿者到世博工地為建設者們提供服務,比如給他們縫補衣服、修鞋子和理發(fā)等。
世博工地志愿服務
在世博會舉辦期間,我們還以世博志愿者的身份還參與到了地鐵與后灘區(qū)域的執(zhí)勤中。
軌道交通志愿服務
世博會上,我參觀了很多展館,感受到了好多從沒見過的人文風情,特別是中國館的動態(tài)版《清明上河圖》,真是雄偉壯觀!
參與世博會的過程中有這么一件小事讓我印象深刻。在后灘執(zhí)勤過程中遇到一個小男孩,他與家人走散,那時候客流量十分大,尋人其實是很有難度的。我們安撫孩子,問到有用的信息,最后幫助他找到了家人,當時電視臺也對這件事進行了報道。
世博園區(qū)志愿服務
《世博濱江印象》
拍攝時間:2020年1月7日
地點:世博上鋼地區(qū)
《世博上鋼印象》
拍攝時間:2020年1月7日
地點:世博上鋼地區(qū)
攝影中的雷士強
我覺得世博會帶來最大的收獲是志愿者服務在申城扎根,世博服務理念深入人心。2010上海世博會雖然過去十年了,但是它所倡導的綠色、低碳、人性的城市宜居理念將變成寶貴的精神財富。我所在的上鋼街道“雷鋒驛站”是世博七彩小屋轉型升級而來的。驛站立足社區(qū)實際,堅持常態(tài)化為游客和社區(qū)居民提供便捷服務。我們相信,后世博時代,這樣的城市會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我希望后世博時代繼續(xù)展示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魅力,我們志愿者的接力棒會有更多的人傳承,讓小藍莓、小白菜們茁壯成長。
——雷士強
編輯:張珂、劉娟
供稿人、圖片:雷士強
相關新聞
世博“慧”記憶|“拾憶十年·筑夢前行”征集作品展示(二十六)
一個建筑師鏡頭里的世博符號|“拾憶十年·筑夢前行”征集作品展示(二十七)
我的世博印跡 | “拾憶十年·筑夢前行” 征集作品展示(二十八)
一屆世博會 一生世博情 | “拾憶十年·筑夢前行” 征集作品展示(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