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11月11日,“世博遺珍——歷屆世博會藏品展”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舉辦。該展覽是上海世博會博物館藏品第一次集中展出,共有600余件(套),讓您一次看完歷屆世博會的珍貴藏品,了解背后豐富人文故事。
這個展覽免費向大眾開放,展出的珍貴藏品包括獎?wù)隆娈嫶善鳌⑧]票、文獻等,展示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間對世博會的記載、傳播的文化方式和風(fēng)貌。其中,尤為珍貴的是早期世博會上關(guān)于中國的記憶。
比如,展覽中展示了1878年法國巴黎世博會中國館的外景版畫、中國展區(qū)的立體照片——
從圖中可以看到,巴黎世博會中國館外形很有中國古建筑特色,而展區(qū)里展出的是中國家具、宮燈和陶瓷。
1867年法國巴黎世博會中國展區(qū)福建茶女肖像照片——
還有1878年巴黎世博會中國館的紀念瓷盤,使用了墨彩,已經(jīng)有西方版畫的效果了——
1889年法國世博會紀念扇——
在1900年法國巴黎世博會上,中國送去的上海銅茶飲、銅溫酒器——
1915年美國舊金山世博會中國紫砂壺,中國紫砂藝人程壽珍的作品“歲寒三友”——
1900年法國巴黎世博會中國館的彩色版畫——
1939年美國紐約世博會中國館推出的香煙盒、火柴盒、煙灰缸、戒指四件套,全部由景泰藍制作——
最有故事性的當屬1851年英國倫敦世博會油畫《維多利亞女王在1851年5月1日世博會開幕式上》(復(fù)制品),這是根據(jù)當時開幕場景所繪的寫實油畫,描繪了英國女王在世博會開幕式上會見各國使臣的盛景。而畫面上位置明顯地畫了一位中國清朝官員形象,他的名字叫“希生”——
但是,中國政府并沒有參與倫敦第一屆世博會的籌備工作,這位“希生老爺”也并非真的中國官員,他只是當時從香港航行到英格蘭的耆英號中國木帆船的船主,被英國人雇來扮演“中國特使”的,機緣巧合地進入了歷史,還被鑄造在了紀念章上——
展品還有很多,代表著人類的不斷探索、進步的腳步,這么多世博會藏品集中在一起亮相,機會難得。看完歷屆世博會藏品,再到世博會博物館逛一圈,看看今天的世博會,定會有更多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