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的玻璃鋼架間,眼前是國際展覽局專家們作主旨演講,遠眺有浦江兩岸世博園區(qū)的嶄新風光。5月18日,作為世博會博物館最具特色的部分,“云廳”第一次對外開放,以“WETALK世博講壇”開啟市民課堂,拓展人文家園的外延。國際展覽局副秘書長迪米特里認為,世博會博物館作為國際展覽局官方博物館,既屬于上海市民,也是世界的“世博會大學”,這里將教授關于世界、創(chuàng)意與未來的奇思妙想。
首場“WETALK世博講壇”即以“世博與社會教育”為主題。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洪浩以一位“老世博人”的身份發(fā)表主旨演講。洪浩說:“作為上海市發(fā)展新型公共博物館的示范亮點,世博館在籌劃之初就確立了‘文化性、市民性、平臺性’等公共屬性。與此同時,世博會博物館也是‘世界之窗’,窗內外匯聚著全世界不同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渴望。”
世博會博物館館長劉繡華借用該館的英文簡稱來表明其公眾屬性,“WEMuseum”中,“WE”既是WORLDEXPO(世界博覽會)的縮寫,也有“我們”的意思,因而,“WEMuseum”既是世博會博物館,也是我們大家的博物館。作為其拓展延伸,“WETALK世博講壇”意為面向公眾的講壇。未來,世博館還將吸引海外世博會主辦方、參展方參與社會教育和學術研究,成為一座真正海納百川的世博會大學。(作者:王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