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名稱:萬國工業(yè)博覽會
會期:1851年5月1日~1851年10月11日
主題:萬國工業(yè)
類別:綜合類世博會
主辦方:皇家委員會
參觀人次:6 039 195人次
面積:10.4 公頃
參展國家:25個
面對自由貿易政策的勝利,為了響應建立各國之間新的經濟聯(lián)系的需求,世博會應運而生。在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和發(fā)明家亨利·科爾的努力下,倫敦召開的世博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851年倫敦世博會,當時又稱萬國工業(yè)博覽會,是1851年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世界性的博覽會,時間從1851年5月1日至1851年10月11日,這次博覽會歷時5個多月,吸引了6039195名參觀者。
艱難起步
亨利·科爾,一位公共檔案辦公室的助理管理員,自1845年開始就參與了藝術協(xié)會的有獎比賽。1849年,他參觀了法國全國博覽會,還聽說了巴菲特先生試圖讓法國博覽會國際化但沒有成功。
回到英格蘭后,科爾有機會和英國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討論讓倫敦博覽會成為世博會的可能性。阿爾伯特親王的決定是毫不含糊的,“它必須包括外國產品”,“它將是國際性的”。
阿爾伯特親王
1849年10月17日在倫敦市長官邸舉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公共會議,亨利·科爾作為親王的授權發(fā)言人,向倫敦市有影響力的商人和銀行家描述了整個計劃。1850年1月3日,皇家委員會成立。但委員會面臨著挑戰(zhàn),除了時間緊張,他們還面臨三個主要問題:找到必要的資金;由泰晤士報領導,議會兩院成員支持的抗議,他們反對使用海德公園作為舉辦世博會的場地,覺得會破壞樹木;以及展館本身的問題。
阿爾伯特,留下那些樹!
注意你開博覽會的地方,
仁慈一點,請不要,
毀了羅墩路。
建造在海德公園中的水晶宮
這時,對維多利亞女王的攻擊和羅伯特皮爾爵士去世的打擊使絕望中的阿爾伯特親王幾乎要放棄。但是,一系列只能被稱作奇跡的事情扭轉了局面。
首先,一筆25萬英鎊的保證金解決了財務問題。然后議會兩院出人意料地以絕對多數(shù)票同意在海德公園舉行博覽會。最后,園丁約瑟夫·帕克斯頓提供了建筑物的解決方案。王蓮葉子粗壯的葉脈啟發(fā)了帕克斯頓在達文郡的查斯華斯別墅設計建造的溫室支撐結構。
建造中的水晶宮
整幢建筑師應用現(xiàn)代大規(guī)模生產技術的生動事例,歷時9個月。由鐵為骨架、和完全來自伯明翰和其鄰近城鎮(zhèn)斯梅西克的玻璃為主體,建成之后一鳴驚人,人們稱之為“水晶宮”。
女王日記
開幕現(xiàn)場
1851年5月1日,萬國工業(yè)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正式開幕。
那晚,女王這樣寫道:
博覽會開幕之日是我們一生最偉大、最光榮的日子,我親愛的阿爾伯特之名將永遠與之相連!......
公園看起來十分美妙,人群在其中來往穿梭......車輛和儀仗隊開過,簡直和加冕典禮時一樣,讓我感到十分緊張。
格林公園和海德公園里的人海一眼望不到頭嗎,人群熙熙攘攘,歡聲笑語,情緒熱烈。我從沒見過海德公園里有這么多人。
我們出發(fā)時落了點小雨,不過走到水晶宮時,太陽就出來了,照的這個巨大的建筑金碧輝煌,參展國的國旗在宮殿前迎風飛揚。
我去了機器展廳,在那呆了兩個鐘頭,多么有趣的參觀,讓人大開眼界。從前手工制作需要花費幾個月,如今用精美無比的機器,一會就能完成。我們看了歐德哈姆發(fā)明的織布機......維特華茲先生發(fā)明的刨鐵機和削鐵機,削鐵機能輕松把鐵片削成半英寸厚的鐵片,好像鐵塊和面包一樣軟!
印刷機特別有意思,一眨眼的功夫,它就能印出數(shù)目驚人的書頁,還能把他們烘干......我們還看了水力機、泵機、各式各樣的過濾機、粹糖機,總而言之,無所不有......
英國《泰晤士報》這樣寫道:“創(chuàng)世以來,全世界各族群第一次為同一目的而動員起來”。開幕后,前來參觀的人群絡繹不絕,包括不少名人。
查爾斯·狄更斯:
博覽會把我累壞了
我不能抱怨沒啥好看的--事實是,可看的東西太多了。我只去了兩次,最后迷了路。
熱門展品
由杰能斯先生和貝垂治先生制作的漿紙搖籃
在數(shù)位手工藝人的努力下,漿紙開始被用來制作各色大件的實用物品,從而成為工業(yè)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漿紙已經能夠做出像模像樣的家具,不僅輕盈、美觀--比如漿紙做成的工作臺和箱子,而且十分牢固--例如椅子、客廳的長沙發(fā)。這幅“王蓮花”搖籃的畫出自優(yōu)秀雕刻家貝爾先生之筆。搖籃呈貝殼狀,底色較深,飾有玫瑰色的紋章、黑色的龍葵花和罌粟花。王蓮花則裝飾著底座部分,并優(yōu)美地盤旋至搖籃上方,撐起帳幔。整個作品華麗異常,品位非凡。
內藏80種刀片及工具的運動型匕首
英國把一般的水晶宮用來展示本國產品......外國展區(qū)充斥著純粹的藝術品,而英國展區(qū)陳列的大都是實用的物品......在謝菲爾德刀剪公司的站臺上,有內藏五六百種刀片的匕首,還有兩百五十中各色各樣的剪刀。還有大型玻璃制品、燈塔和工藝精湛的望遠鏡。
麥克·托耐特制作的桌子
這張桌子由維也納的麥克·托耐特設計制作。桌面由不同顏色的木頭鑲嵌、拼接而成,圖案復雜,美麗動人。桌面由一個半圓的托子撐起,托子的造型和構造相當獨特:它用紅木制成,木料的紋理完美地貼合了托子的優(yōu)美弧線,既輕巧,又靈動,使得木頭這種可塑性極差的材料煥發(fā)了新生。
弗羅芒·莫里斯制作的梳妝臺
論優(yōu)雅、輕盈與和諧,沒人能超過弗羅芒·莫里斯。看看他為巴馬公爵夫人做的梳妝臺吧,汗水換來的精美鏤刻與和諧比例世所罕見。琺瑯和烏銀上刻出來的浮雕裝飾了臺面和鏡框,堪稱完美。哥特式樣的首飾盒、燭臺、茶具均用包金銀制成,成為這個模樣家具的點睛之筆。
成功帶來的倫敦文化的發(fā)展
世博會吸引了將近六百萬的參觀者,舉辦方獲得了約186,000英鎊的利潤。這些資金被用以資助了一些文化和教育機構,如地質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制造博物館(即現(xiàn)在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和帝國理工學院。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帝國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