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將于今年4月29日在北京開幕。近百個參展國家、國內省區(qū)市等,一地一個展園,將共同構成2019北京世園會的絢麗圖景。北京世園會官網(wǎng)及官方微信開啟“每周一園”專欄,每周推出一個展園,帶您領略園林和植物的豐姿意蘊。
“新絲綢之路”花園,是以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背景,選用絲綢之路景觀帶沿線的植物,構建的一個從北京到西方的花園旅程。整個花園由英國設計師詹姆斯·希契莫夫和湯姆·斯圖爾特-史密斯聯(lián)手創(chuàng)作。“我們希望創(chuàng)造一個新穎獨特、充滿趣味、色彩艷麗,具有強烈自然景觀特征的花園。”其中一位設計師說。
花園整體布局采用林地包圍草原的形式,以此創(chuàng)造一個獨立于其他展園的感覺,使園內外的視覺語言互不干擾。游客經(jīng)過由林地構成的花園外殼,才能逐漸接近并最終進入花園內部核心。
“這樣的體驗過程會給內部核心花園一個更強的存在感和抵達感。”設計師說。
花園中央開敞的全陽空間,借鑒分布于整個絲綢之路沿途的草原理念,營造擬自然的干草甸草原植被。植物選擇為本土和非本土相結合,原產(chǎn)地來自中國、中亞、土耳其、東歐和北美等,這些植物都能良好適應北京自然環(huán)境且能露地過冬。
花園的園路主要由一對交錯的環(huán)路構成,象征了古絲綢之路的不同分支。穿過林地橫貫心形花園的彎曲路徑,象征以鐵路為依托的新絲綢之路。順著它前進,能看到不斷變化的景觀,體驗到陽光、陰涼、炎熱和涼爽交替的感覺。
環(huán)路相交會處形成一個較為寬闊的廣場,廣場上矗立了一個大型的構筑物,既像帳篷又像大樹,俯瞰整個園內空間。這個帳篷將由原竹制成,是花園中人們相遇聚集的地方,也是無機的人工構筑物和有機的植被相遇、融合的地方。
總體來說,整個花園試圖展示如何在人為改造自然景觀后,通過重塑和培育,使新的景觀能滿足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同時,設計師也想借此展園表達:中國,作為一個地跨東西的大國,必將以新的貿易路線、交通運輸方式和各類交流,使各國變得更近,使世界變得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