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聽本期節(jié)目。我是來自世博會博物館的講解員劉靜海。
現(xiàn)在的生活里每天都有千萬架飛機在大氣層中追逐太陽、盈縮量夜、制造時差,世界上每個角落都變得不再遙遠。
其實人類對于飛行的夢想,自古有之。千百代祖先曾經(jīng)仰望著天空的鳥類沉思和遐想。
達?芬奇設(shè)計的撲翼機
1485年,達芬奇研究了鳥類的身體結(jié)構(gòu)和飛行動作,繪制出仿生學的四肢驅(qū)動“樸翼機”。這是第一個“重于空氣的飛行器”。此后五花八門的“飛行鳥人”多不勝數(shù)。
喬治?凱利的飛行器草圖及設(shè)計
1799年,英國工程師——凱萊,繪制了具有機身、機翼、垂直尾翼和動力裝置的飛行器藍圖,確定了現(xiàn)代飛機的基本布局和框架。1849年制作的滑翔機載著10歲兒童離開了地面。
奧托·李林塔爾
李林塔爾的滑翔機
德國偉大的飛行家李林塔爾創(chuàng)造了懸掛式滑翔機,他在柏林附近建造一座圓錐形山丘,飛行試驗超過2000次。李林塔爾有句名言,“畫出來啥也不是,造出來才是點什么,飛起來就是一切。”可遺憾的是1896年8月9日,多次出生入死的李林塔爾在飛行中遇難,這位“蝙蝠俠”臨終留下最后一句話“必須要有犧牲”,成了他不朽的墓志銘。
萊特兄弟(左為奧維爾·萊特,右為威爾伯·萊特)
1896年起,萊特兄弟受到李林塔爾的影響開始專注于飛行的研究,并根據(jù)前人的設(shè)計資料進行自己的研究。根據(jù)前人失敗的經(jīng)驗,萊特兄弟認為,在真正使用內(nèi)燃機驅(qū)動升空之前,應該先進行滑翔實驗,研究飛行器在空中的力學情況,練習對飛行器空中姿態(tài)的控制。1900-1902年的兩年間,萊特兄弟進行了超過1000次的滑翔試飛。
萊特兄弟第一次成功飛行
最終,1903年12月17日,由弟弟奧維爾·萊特駕駛的“飛行者一號”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小鷹鎮(zhèn)試飛成功。這架飛行器翼展長12米、重283千克,裝備了9千瓦的引擎。此次試飛最長滯空時間為59秒鐘,最遠航距為259.75米。萊特兄弟的此次成功并沒有引起巨大的轟動,因為當時只有五名志愿者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會萊特兄弟飛機
萊特兄弟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會上,萊特兄弟將“飛行者一號”送至世博會展出,才受到了關(guān)注引起了轟動,但當時大部分人仍對這一全新的交通運輸工具表示懷疑。1908年前后,萊特兄弟先后在法國、美國完成了多次公開飛行表演,飛機正式得到全世界的認可。1909年,萊特兄弟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同年,他們創(chuàng)辦了萊特飛機公司。
本期講解員劉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