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徐昌明,一名退休工人。2010年上海世博會給我們上海市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世博會展館非常精彩,當年我和妻子走進園區(qū),我們每到一個展館,敲圖章、與外國友人合影留念,留下了美好的瞬間。翻開這幾本我珍藏的世博會紀念相冊,那一幅幅美麗動人的故事和畫面歷歷在目。
徐昌明和妻子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
徐昌明在世博會上和非洲友人的合影
2010年上海世博會吸引了海內(nèi)外7308萬人次過來參觀,這其中有一位來自日本的山田外美代(世博奶奶),為了看世博會,在世博園區(qū)旁邊借了半年的房子,當我看到這個新聞報道時,從中得到啟發(fā):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仍然可以堅持自己的愛好。那我自己參與世博又可以做點什么傳遞世界友誼呢?
徐昌明的世博會紀念相冊
徐昌明的紀念相冊內(nèi)頁
我喜歡放風箏,外灘是我放飛的地方。我年紀大了有頸椎病,據(jù)說放風箏可以減輕病痛,我堅持數(shù)年現(xiàn)在病好多了。在放風箏的過程中,我拿著我的世博紀念相冊向外國友人傳遞世博文化,有點遺憾的是我的英文不好,如果英文好一些可能更利于溝通。語言或許有障礙,但人心卻相通,傳遞世博友誼,放飛風箏的快樂可以共同分享。外國友人仔細翻閱相冊,當看到自己的國家時,會不由自主地親吻一下,看了相冊都說中國了不起!我也深深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可親!
徐昌明和外國友人一起放風箏的合影
在放風箏的過程中有這樣一件事情讓我印象尤為深刻。這張照片攝于2019年12月23日,記得前一天是冬至,天氣非常冷,我穿上厚厚的紅色外套,向往常一樣來到外灘放風箏。我遇到一位外國人,只穿了一件短袖T恤,經(jīng)過旁邊人的翻譯,我得知這位美國朋友剛從泰國旅游回來,轉(zhuǎn)機經(jīng)過上海,只有7個小時的時間,所以來外灘轉(zhuǎn)轉(zhuǎn),沒想到天氣這么冷,凍得他直打“哆嗦”。于是我?guī)チ送鉃┫彩慷嗌痰辏I了一些熱咖啡和點心,吃了食物后,店員給我們拍了這張合影。這位美國友人還在我的筆記本里留下了一段話。
徐昌明和喬治·麥克合影留念
喬治·麥克寫下感謝的文字
最后走的時候,我脫下自己的紅色外套送給這位美國朋友。“當時也沒想什么,覺得就是出于人的本能,看他沒有,就直接脫下來給他了。”
徐昌明和家人來到上海世博會十周年圖像展現(xiàn)場
“小小風箏傳友誼,世博精神傳友情。”十多年來,我就是利用在外灘放風箏的機會,帶上我的世博會紀念相冊,向來自世界各國的友人宣傳世博會精神,廣交世界各國的朋友。我愛護外灘環(huán)境,力求做一個傳播中國文化和世博文化的上海市民。通過在外灘放風箏,我學(xué)到了在以往40年的工作中沒有學(xué)到的東西。到外灘放風箏對我來說是最大的精神鼓勵,當風箏在天空自由飛翔的時候,我的心仿佛也放飛一樣,讓我的心情更開闊,心態(tài)也更好,總之就是開心!
——徐昌明
編輯:劉娟
受訪人、圖片:徐昌明
相關(guān)新聞
難忘世博媒體保障的那些天|“拾憶十年·筑夢前行”征集作品展示(三十二)
我與世博零距離|“拾憶十年·筑夢前行”征集作品展示(三十四)
從世博消防戰(zhàn)士到防疫志愿者|“拾憶十年·筑夢前行”征集作品展示(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