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你們還好嗎?
你們泥濘的身軀是鏡頭里的主角,而世博那些未完成的鋼筋水泥則成為遠處的布景。十年過去了,我們仍然可以記住世博盛會留下的經典建筑,但那些鏡頭中明晰起來的面孔,我們又可以記住多少呢?
今天讓我們跟隨國家一級攝影師王賢征的鏡頭,去看看十年前的世博建設者們!
我是王賢征,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從事攝影幾十年來,我堅持用鏡頭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用作品展現世間美的瞬間。
王賢征在世博園建設工地
2009年世博會展館建設啟動時,在世博會指揮部的邀請下,上海市攝影家協會組織了20多名上海著名攝影家深入世博工地進行創(chuàng)作,我有幸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當年深入世博工地創(chuàng)作的攝影家們和世博局工作人員合影,右一為王賢征
從園區(qū)建設到世博開園,我一直不間斷地參與世博會的拍攝活動。進入工地拍攝的次數實在太多,開園后一周也要去好多次,留下了大量照片。
世博場館建設中
當看到建設者們以忘我激情般的狀態(tài)投入到工作中時,我很為之動容。
世博建設者
“臉是人情感的晴雨表”,神態(tài)與人物思想情感是緊密聯系的。為了體現建設者們的內心世界,我自然地用長焦鏡頭抓拍了工人的臉部特寫,增強了畫面表現力。
王賢征鏡頭下的世博建設者肖像
這組世博建設者肖像拍攝于2009年3月6日,我當時主要感到這些建設者為搶建設周期沒日沒夜,冒雨趕工,吃住在工地,手捧盒飯的場面是司空見慣的。輝煌盛大的世博會是離不開這些普通的建設者的,很想知道他們現在都在哪里?
開幕后世博園區(qū)
雕塑《工人有力量》
2020年王賢征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
上海世博會建設規(guī)模之大,建設速度之快,全方位的配合協同能力極強!現在回頭看,在中國,在上海只要齊心協力,天大的事也不是事!
——王賢征
編輯:劉娟
照片來源:王賢征
相關新聞:
八旬老人深情回憶他與申博的那三年|“拾憶十年·筑夢前行”征集作品展示(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