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日活動現(xiàn)場
2010年6月21日迎來了上海世博會法國國家館日。來自法國的藝術(shù)家們?yōu)楝F(xiàn)場觀眾帶來了精彩的藝術(shù)表演,包括原創(chuàng)音樂劇《溫柔的法國》、法國男高音演唱會和法國“M”音樂演唱會。
時任法國國民議會議長貝爾納·阿夸耶
時任法國國民議會議長貝爾納·阿夸耶出席了館日活動并在儀式上致辭。
法國館外景
法國館位于C片區(qū),展館被一種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線網(wǎng)“包裹”,仿佛“漂浮”于地面上的“白色宮殿”,盡顯未來色彩和水韻之美。館內(nèi),美食帶來的味覺、庭院帶來的視覺、清水帶來的觸覺、香水帶來的嗅覺以及老電影片段帶來的聽覺等感性元素,帶領(lǐng)參觀者體驗法國的感性與魅力。
法國館內(nèi)景
法國畫家米勒的作品《晚鐘》、馬奈的《陽臺》、凡高的《阿爾的舞廳》、賽尚的《咖啡壺邊的婦女》、博納爾的《化裝間》、高更的《餐點(又名香蕉)》以及羅丹的雕塑作品《青銅時代》,這批展館珍藏從未同時在法國境外展出,每件藝術(shù)珍品的價值均在1億歐元以上。
羅丹《青銅時代》
米勒《晚鐘》
賽尚《咖啡壺邊的婦女》
馬奈《陽臺》
梵高《阿爾的舞廳》
博納爾《化妝間》
高更《餐點》
世博會承載著一種理想主義精神,傳遞著價值觀與思想,追求著各種各樣崇高的目標。法國之所以如此重視世博精神,正是因為法國始終秉承著普世精神。世博會是一個充滿人性與博愛的地方,是一個帶來進步與創(chuàng)新的場所,是一個人類才華的展臺。
在上海世博會這個美麗的景區(qū),在法國館日這一天我看到了上海所呈現(xiàn)的精彩,祝愿法國和中國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長青。
——貝爾納·阿夸耶
編輯:劉靜海
攝影:徐潔晨、項欣榮、卞啟武等
圖片來源:世博雜志、世博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