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成就
從美術史的角度解讀
潘玉良的藝術成就與深遠影響
“玉出申江”展系列社教活動第二場沙龍來啦~本次沙龍依舊干貨滿滿!
“她·成就”邀請劉偉冬、李超、孫善春、李安源四位嘉賓,從美術史的角度解讀潘玉良的藝術成就與深遠影響。
沙龍亮點
1主題發(fā)言
嘉賓將從美術史的不同維度進行主題發(fā)言,深入剖析潘玉良的藝術成就,揭示其在中西藝術交流中的獨特貢獻。
2對談交流
從潘玉良的藝術實踐、風格演變、時代印記、東西方藝術比較等方面開展對談交流,答觀眾問。
3展覽導賞
活動結束后將組織展覽導賞,在策展人的帶領下近距離觀賞潘玉良的珍貴作品,直觀感受其藝術魅力。
大咖嘉賓
劉偉冬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術與設計》主編。
本場沙龍主題發(fā)言為《潘玉良與上海美專》。
李超
現(xiàn)為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南京藝術學院特聘教授。歷任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劉海粟美術館副館長。藝術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9年獲得首屆“中國美術獎”。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鑒定專家。主要學術成果:《上海油畫史》、《中國早期油畫史》、《中國現(xiàn)代油畫史》、《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文獻十講》、《上海的客廳》、《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期刊集成》等。
本場沙龍主題發(fā)言為《潘玉良的藝術資源》。
孫善春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哲學博士。
長期從事藝術哲學、美學與視覺文化教學,近年尤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書法繪畫思想研究與實踐,出版專著《歷代書法理論札記》、《解讀本雅明的〈歷史哲學論綱〉》、《見東坡:讀〈黃州寒食詩帖〉》;編校《東坡題跋》《東坡志林》《東坡尺牘》《書小史》;譯著瓦爾特·本雅明的《技術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等;另有藝術批評與哲學等方面論文多篇發(fā)表。中國漢字字形信息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亦是中國最大字庫公司,方正字庫簽約字體設計師。2012年,孫博士發(fā)起個人項目“熊貓計劃”,關注中國傳統(tǒng)書法與時代技術的結合與發(fā)展,是中國最早的專業(yè)屏幕書寫的實踐者與研究者之一,2017年作品,“方正善春體”是中國最早的真正屏幕書寫的漢字個人字庫。
本場沙龍主題發(fā)言為《潘玉良觀感一二》。
李安源
畫家,藝術史學者,現(xiàn)為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為明清及民國藝術史,在《讀書》、《二十一世紀》、《文史知識》等刊物發(fā)表文章。代表著作有《劉海粟與蔡元培》、《菊與絲:美術史研究自選集》、《王鑒<夢境圖>研究》。
本場沙龍主題發(fā)言為《潘玉良與徐悲鴻、常玉》。
活動報名
【活動時間】2024年8月17日 14:00
(請?zhí)崆?0分鐘入場)
【活動地點】世博會博物館 WE劇場
【報名方式】
《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藝術之旅》特展從上海視角切入敘事,精心梳理潘玉良在上海和巴黎時期的藝術軌跡,通過近百件珍貴作品和歷史文獻,講述藝術家超越國界、塑造自我、融會中西的藝術歷程。
潘玉良,作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藝術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和深刻啟示。她不僅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以其獨立、堅韌的精神和開放、包容的胸懷,為女性解放和社會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她的藝術生涯不僅映射出中國現(xiàn)代藝術的發(fā)展歷程,也見證了中國留法藝術家百年來的開拓與交流。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我們邀您一同踏上潘玉良的藝術旅程,感受其閃耀于申江之畔和塞納河畔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