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放大、再放大......
綠尾大蠶蛾
眼斑特寫
世界要比我們眼睛看到的更大,在那些小世界中,還有很多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美好。
這是什么?
是草地?是湖泊?是樹葉?美妙的結構、治愈的顏色。
這是一只蛾子(Actias selene ningpoana Felder)的鱗片。
一直以來我們對蛾子的了解很少,這類夜行昆蟲不像它們的同類蝴蝶那樣被關注,拍攝也經常針對他們的觸須或者明顯的橢圓形眼斑。
2023 Nikon Small World世界顯微攝影大賽
這張由世博會博物館WE創(chuàng)新工作室袁稷拍攝的作品入圍了第48屆Nikon Small World世界顯微攝影大賽,他也成為近50年來第四位入圍前20的中國人。
美國國家地理雜志、Science News對照片進行報道,對攝影師袁稷進行了訪談。
Nikon Small World世界顯微攝影大賽
尼康小世界大賽首次舉辦于 1975 年,每年有大量的國際知名高校和科學實驗室參與比賽,整個排名以科學性、藝術性、拍攝難度來綜合評分,可以說是目前歷史最悠久,專業(yè)性最強的國際頂級攝影大賽。
袁稷:“這次作品拍攝的是脈翅邊緣,當我在鏡頭下無意間看到邊緣的部分讓我非常驚奇,鱗毛按色彩的分部和整齊的排列非常像馬路上的轎車,微觀結構的紋理也讓人非常著迷,翅膀本色的淺綠色底色和淡粉色的鱗毛有一種中國水墨畫的感覺。”
山有頂峰,湖有彼岸,
在人生漫漫長途中,萬物皆有回轉,
當我們覺得余味苦澀,請你相信,一切終有回甘
袁稷:在微距中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我工作于世博會博物館,因為興趣學會了攝影,拍攝微距已經6年。喜歡攝影發(fā)展成了工作的一部分,也會和一些科研機構合作拍攝用以科學普及或者研究發(fā)表。
向我學習攝影技術的有學生,普通市民,或者研究人員,我也向他們學習這些圖片背后的科學知識。如你所看到的,尼康小世界是一個專業(yè)性很強的攝影比賽,對于我們這些沒有那么專業(yè)和昂貴的顯微鏡來拍攝科學圖片而獲獎的難度很大,也同樣通過這些圖片讓我們獲得更多的知識來傳播攝影和科學。
2022年2月以合作作者在《Nature Plants(自然-植物)》發(fā)表封面論文《Fire-prone Rhamnaceae with South African affinities in CretaceousMyanmar amber(一億年前琥珀中發(fā)現起源于南非的適火性鼠李科植物)》
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
一個攝影愛好者
我非輕舟唯眾人渡我
2019 Nikon Small World
世界顯微攝影大賽榮譽獎
2020 Nikon Small World
世界顯微攝影大賽優(yōu)秀作品
2022 Nikon Small World
世界顯微攝影大賽優(yōu)秀作品
世界很大,在那些我們看不到的方寸之間,大有乾坤。放慢腳步,停下來,看一看這世界細微之處的美。
袁稷的部分作品可以在世博會博物館WE Cafe中欣賞到。